一、刮痧的适应症
1.外感疾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通过刮痧可解表祛邪、疏风清热,减轻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2.疼痛病症:像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等,刮痧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3.消化系统问题:例如食积、胃脘胀满、便秘等,刮痧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呼吸系统病症:比如咳嗽、气喘,有助于宣肺平喘、理气化痰。
5.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能调节气血、温经散寒。
6.五官科病症:如咽喉肿痛、耳鸣、目赤肿痛等,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7.保健预防: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刮痧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二、刮痧的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刮痧可能导致出血不止。
2.皮肤高度过敏或患有皮肤病,如破溃,斑疹等,刮痧可能会加重皮肤损伤,引发感染。
3.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刮痧,以免引起流产。
4.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不宜刮痧。
5.骨折部位、外科手术瘢痕处,刮痧可能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疼痛加剧。
6.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刮痧可能会加重病情。
7.精神病患者,刮痧可能会刺激其情绪,导致病情不稳定。

三、刮痧的注意事项
1.环境选择:应选择温暖、安静、避风的环境进行刮痧,避免患者着凉。
2.器具消毒:刮痧器具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3.操作手法:手法要均匀、适中,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可暴力刮拭。
4.刮拭方向:一般按照经络的走向,或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
5.刮拭时间:每个部位一般刮 20 - 30 次,通常不超过 30 分钟,初次接受刮痧者时间应适当缩短。
6.间隔时间:两次刮痧之间应间隔 3 - 6 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7.观察反应: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情及局部皮肤的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8.事后护理:刮痧后,患者应饮用适量温开水,休息片刻。刮拭部位 6 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受寒。
9.特殊人群:身体虚弱、老年人、儿童应谨慎刮痧,手法宜轻。
10.告知事项:提前告知患者刮痧后的可能反应,如出现轻度痧象、疲劳感等属于正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