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教

中医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科 > 正文

穴位保健,开启身体自愈力的密码

发布日期:2025-03-17 点击量: 作者: 来源:


一、点穴的起源

  点穴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向疾病作斗争中取得的经验结晶,是一种以手代药的物理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调理疾病的目的。


   

二、穴位保健的基本作用

  点穴主要通过穴位经络脏腑产生作用: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行气活血、理筋、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


三、点穴疗法调理原则

  1.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2.治病求本:应采取急则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3.调整阴阳,扶正祛邪

                           

四、穴位保健的适应症?

1.内科:感冒、胃脘痛、胃下垂、便秘、腹泻、肺气肿、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眩晕、面瘫、失眠、中风后遗症等

2.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颈肩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

3.妇儿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遗尿、脱肛、斜视、发热

4.五官科疾病:近视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五、穴位保健的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者                     

2.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皮肤有局部化脓感染     

4.妇女月经期,孕妇的腰部、腹部、髋部

5.各种恶性肿瘤

6.烧伤烫伤

7.有严重心脏病,脑病,肺病,肾病

8.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患者

9.各种骨折、骨结核和骨髓炎患者

10.酒后神志不清者

                           

六、穴位保健注意事项

 1.做治疗前修剪指甲,以免划破患者皮肤,治疗前后做好手卫生。

 2.治疗前明确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排除禁忌症

 3.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反应,一旦出现头昏、心慌、胸闷、四肢冷汗、脉细数等现象,立刻停止采取休息饮水等缓解措施。

 4.治疗时保持室温和清洁安静的环境。

 5.患者过于饥饿、饱胀、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刻进行点穴

                           

七、穴位保健小实操

   a.感冒:在中医学中为外感范畴

     调理思路:宣肺解表

     选穴:印堂、太阳、迎香、风池、大椎

     饮食护理:清淡饮食忌生冷油腻食物

   b.落枕:在中医学中为颈部伤筋范畴

     调理思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选穴:外关、肩井、大椎、后溪

     护理:注意保暖,注意睡姿枕头不宜过高,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c.百日咳:中医学中为“疫咳”

     调理思路:清热宣肺顺气化痰

     选取穴位:天突、四缝,少商、肺腧

     护理要点:注意充分休息,特别保证夜间睡眠。发作时可协助患儿做起轻拍背部,随时将口鼻分泌物眼泪擦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