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标志着慢性肾脏病的最终阶段,患者在此时期会遭受多种全身性症状的困扰,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贫血和水肿等。血液透析作为治疗尿毒症的关键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剩水分,帮助维持生命。尽管如此,血液透析并非一项简单的治疗程序,肾病患者必须了解并掌握一些关键指标,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效果,并尽量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1、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

尿毒症患者由于促红素分泌不足,常伴有肾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定期进行血常规、血清铁和铁蛋白检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状况具有直接的重要性。这些检测结果有助于我们合理调整促红素和铁剂等药物的使用。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对溶质的清除率降低,导致多种物质在体内积累和电解质失衡。因此,定期复查血肌酐和电解质对于评估透析的充分性以及调整透析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尿毒症患者常伴有尿蛋白排泄增加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监测肝功能有助于了解血清白蛋白水平,从而及时进行补充。此外,由于尿毒症患者肾脏对胰岛素的清除减少,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利用障碍,同时可能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3、甲状旁腺激素(PTH)
在尿毒症患者中,由于钙磷代谢的紊乱,可能会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进而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发骨代谢异常。因此,监测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指导钙磷调节以及维生素D的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4、β2微球蛋白与C反应蛋白
血中的β2微球蛋白通过肾小球过滤,随后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解。在尿毒症患者中,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作为中分子毒素的典型代表,β2微球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导致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性。监测血β2微球蛋白有助于评估透析患者体内中分子毒素的水平,并选择适当的透析器;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超敏CRP水平通常较高。同时,作为慢性炎症反应状态的代表性标志,超敏CRP可用于评估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可作为间接判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指标。
5、凝血系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应用抗凝剂,监测凝血指标对于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预防并减少出血有重要指导作用;
6、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
尿毒症患者在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时,属于血液感染和血液传播疾病的高风险群体。因此,定期检测相关传染病指标,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对患者自身及其他透析患者安全的负责。
7、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顽固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复查对于评估心脏射血功能、瓣膜状况、心包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8、动静脉内瘘血管彩超
对于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是首选的透析血管通路。定期进行内瘘血管彩超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内瘘并发症、确保透析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9、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
尿毒症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每年进行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超检查对于评估患者各脏器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