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黑暗,携手前行。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你相信自己的力量。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
唉声叹气的大叔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 69 岁的大叔,他因咳嗽发热、憋喘十余天被诊断为肺炎而入院接受治疗。在病房里,他常常唉声叹气,我们便称他为“唉声叹气的大叔”。看到他如此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我们便很好奇他的叹息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叙事护理的尊重、谦卑与好奇,我走进了他的世界。
故事始于他住院期间的某一天,当时因他发热我给他送退烧药时,发现他的杯子里没有水,便主动帮他接了一杯,对他说:“大叔,吃完退烧药记得多喝水,这样体温会降得更快些。”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了声“谢谢”。
一小时后,我为他测量体温,看到他坐在床上,愁眉不展,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便关切地问:“大叔,我看您像有心事的样子,方便给我说说吗?”,他神色一黯,低声说道:“早晨医生查房让我再拍一下增强 CT,还说今天要给我输白蛋白。我都住院这么多天了,可还是发烧、咳嗽,我也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是不是很严重……”说完,他又长长叹息了一声。
尽管主管医生已经向他详细解释了病情和治疗方案,可这似乎并没有缓解大叔内心的疑虑与焦躁的情绪。我决定默默陪伴他,试着走近他的内心。
一次深度的对话
我搬了张椅子,坐在他床边,轻声问:“大叔,现在感觉怎么样?”
他摇了摇头,沮丧地回答:“好一些吧,可是半个月了,不知道还要治到什么时候。我不想治了。”
我试探着问:“如果停止治疗,那你想去干什么呢?”
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不知道。”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的情绪,会是什么呢?”
听到这话,他的眼泪突然夺眶而出,轻声说道:“害怕。”
随后,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我感受到他手心的冰冷和内心的无助。
我继续轻声问:“害怕对您有什么影响呢?可以具体说说吗?”
他叹了口气:“我总是吃不好、睡不好,还总是胡思乱想。”
“那这个害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眼含泪光,说道:“医生让我做增强 CT 的时候,我就觉得病情肯定很严重了。万一挺不过去,我自己倒无所谓,可是……”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
我轻抚着他的肩膀,用纸巾擦去他眼角的泪水,轻声问:“您是不是放不下什么重要的人或事?”
他点点头,哽咽着说道:“如果我不在了,孙子孙女该怎么办?他们已经没有爸爸了。”
一个坚强的爷爷
听到他提到孙子孙女,我看到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希望。他开始向我讲述他的故事:
13 年前,他的儿子因意外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从那时起,他和老伴便肩负起照顾孙子孙女的责任。5 年前老伴又因病去世,他成了孩子们唯一的依靠。最难的时候,是孙子因高烧住院的那个夜晚,他背着孩子步行到医院。虽然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却让他觉得无比漫长。他说:“那时候,我内心真的很害怕,但我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我是他们的爷爷,我得撑住。”
然而,这次生病让他觉得自己成了孩子们的负担。他的孙女每天放学后都会给他打电话,关心他的病情。他说:“现在角色变了,我反而成了他们的牵挂。”
我听后感慨道:“大叔,从您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一个坚强的爷爷,克服了无数困难,为两个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大叔,这次生病你觉得谁最在乎您,谁最心疼你呢?
他自豪的说:“我的孙女最疼我最在乎我”。
我接着问:“大叔,若您的孙女在场的话你觉得她会对您说什么呢”?
他想了想说:“她会对我说爷爷您要好好活着,看着我们考大学,找工作,孝敬您”。
我接着问:“大叔,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疾病快点好起来,好好活着,让孙女放心呢”?
大叔若有所思,片刻坚定的说:“那我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胡思乱想,专心配合大夫治疗”。
我听后竖起来大拇指说:“大叔,听您这么说,真为您感到高兴”。
他略带微笑的说:“谢谢你陪我聊天,我现在心情好多了,你快去忙吧”。
温暖与力量
第二天早上查房时,大叔正坐在床上吃早饭,眉头舒展,眼含笑意。护士长看到后高兴地说:“看看大叔的精神状态多好!”我们齐声为他鼓掌,他也向我们露出了坚定的笑容。
一周后,大叔痊愈出院。他特意来到护士站向我们告别,感激这段时间的陪伴与鼓励。他说:“以后我一定会努力活得更好。”
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过于依赖技术来挽救生命,却忽略了疾病带来的心灵创伤。一次温暖的陪伴、一句充满关怀的话语,都能帮助患者跨越生命的寒冬。这,正是叙事护理的意义——用心去温暖,用爱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