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是肺结核的易感者,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尤易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使结核病迅速加重,结核病进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因此,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与治疗同等重要。
一、饮食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应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根据病人的活动情况和病情制定膳食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量,控制理想体重,理想体重的简单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标准体重±10%为理想体重。
(2)平衡膳食。每日应均匀摄取谷薯类、蔬菜与水果类、蛋白类、油脂类共四大类食品,搭配合理。

(3)限制脂肪摄入量,以植物油为主,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类、海鲜类等)。蛋白质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瘦肉、蛋、鸡、鸭、鱼、牛奶等。应占总热量的25%~30%,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植物油 优质动物蛋白
(4)主食类食品提倡用粗制米面及适量杂粮。

谷类
(5)餐次安排合理。按早、中、晚餐各1/3的热量或早餐1/5,中、晚餐各2/5的热量分配。
(6)严格执行“三定”制度。即定时、定量、定餐。
(7)易饥饿者应选用黄豆芽、白萝卜、冬瓜、番茄等低热量高容积食品,这些食物既能补充各种维生素,又能使病人产生饱腹感。
(8)水果应在病人血糖、尿糖控制到较好水平且饥饿感不明显时食用,在进食2小时后或睡前,因此时血糖高峰水平开始下降,含糖量超过10%的苹果、香蕉、梨、大枣尽量少吃。
二、用药
1、控制血糖: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结核进展快,病情重,传染性强,预后较差。其抗结核化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糖控制情况,若血糖控制好,则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转阴与单纯肺结核治疗效果无差异,因此有效控制血糖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预后的关键。治疗糖尿病,一般主张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内。注意观察降血糖药物反应,定时监测血糖。肺结核患者多消瘦,对降血糖药物敏感,特别在强化治疗时更应注意防止低血糖(低血糖症状:饥饿、头昏、四肢无力、全身出汗、抽搐、昏迷等)的发生。备好高糖急救药品,及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节胰岛素及其降糖药物剂量。
2、抗结核药物治疗:药物对结核病的治疗起决定作用,临床上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患者在DOTS下完成规律治疗,以达到控制结核病,减少复发的机会。由于抗结核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周围神经炎、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听力障碍、眩晕、胃肠道反应、关节痛、球后视神经炎等,因此在服药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予以处理。定期复查肝功能,痰培养,血尿常规等。
三、预防感染
1、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讲话时喷射出的飞沫,含大量结核抗酸杆菌,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人所传带的飞沫可在空气中存留数小时之久。所以病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两层餐巾纸遮住口、鼻,接触痰液的手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意室内通风,不可将病室内的空气排向病区走廊,应与室外露天空气相交换。
2、卫生宣教。由于糖尿病本身存在代谢紊乱,加上肺结核长期发热,机体消耗增加,体质差,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皮肤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避免搔抓。生活不能自理者勤翻身,骨突部位给予按摩,避免皮肤擦伤,防止褥疮。
(2)口腔保健: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发生口腔溃疡及有异味时及时处理。
(3)足的保健:每天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和按摩,注意泡脚的水温防止烫伤,避免感染。袜子保持干净,用棉质袜为好,穿舒适的软底鞋,避免外在的不良刺激,修剪指(趾)甲略成弧形。
四、活动
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合理休息和活动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起协助作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血糖不稳定,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应卧床休息;血糖稳定(空腹血糖达7.8%~8.9%mmol/L,餐后血糖为11~13.9%mmol/L)及肺结核临床判断为稳定期,方可采用最大耗氧量60%的中等强度的运动;血糖控制较好,结核轻症病人在坚持化疗的同时可进行正常工作,但应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识别卡、甜点,以备急需。在运动中及运动后以感觉舒适,乏力减轻,食欲增强,睡眠良好为宜。
五、心理
肺结核为传染性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长,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病程进展快,疗效差,耐药率和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困难,许多人担心不能完全治愈,加之社会对肺结核病的偏见和歧视。患者常出现恐惧和自卑心理,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另外,影响糖尿病、结核预后的因素,首先取决于糖尿病能否被控制,其次取决于肺结核的严重程度。病人应树立信心,积极、平和、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这对于病人最终的治疗效果和防止结核病的蔓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出院
遵医嘱规律用药,不擅自减量停药,定期门诊复查肝肾功能、痰检测及血糖。创造良好的居家休养环境,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注意休息,待病情稳定后适量增加运动量,避免受凉、情绪激动,以小量、短时间运动为宜。糖尿病病人需要终生治疗,因而治愈的肺结核病也应终生随访。患者及家属应学会血糖仪的使用以及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以及发生低血糖时的处理。患者家属应做好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