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咯血?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
先兆症状 胸部不适、呼吸急促、咳嗽、喉咙痛、呕吐、头昏眼花

咯血量的判断
小量咯血 每日咯血量<100ML
中等量咯血 每日咯血量 在100~500ml
大量咯血 每日咯血量>500ml或1次咯血100ml以上
二、咯血的临床表现
患者咳嗽、咳痰或深呼吸时咳出带有血液的痰或血块。咯血量大小不一,可以是血丝、少量血液,也可以是大量鲜红色血液。患者还可能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三、咯血的原因
感染性因素:肺结核(首要原因)、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非感染因素:肺癌、输血反应、心脏病等
四、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五、正确应对咯血

1.立即拨打120,切勿自行开车前往医院
2.等待120过程中,绝对卧床休息,切勿随意搬动,避免再次加重出血风险。
体位选择:
① 对于病灶位置不确定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
② 明确出血病灶位置,患侧卧位,目的是保持出血一侧的肺在低处,防止血流流至对侧肺,加重室息风险。
③ 持续性出血或大咯血时应立即将患者置头低足高位(40°~60°),同时轻扣患者胸背部,使血凝块咳出
3.大咯血时需禁食,待咯血停止后给予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食量由少逐渐增加,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不能过热,以免诱发或加重咯血
4.若家中备有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可先口服1-2粒。家中避免使用止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