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感染科与疼痛科紧密协作,成功开展布鲁菌病脊柱炎微创治疗技术,实现了布鲁菌病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治疗选择。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布鲁菌病脊柱炎作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腰背痛、脊柱活动受限,甚至肢体麻木,传统治疗需长期联合抗生素及手术干预,疗程长、创伤大、费用高,给患者身体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多学科协作,破解传统治疗难题
在过去,针对布鲁菌病脊柱炎,医疗领域主要依赖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及手术干预的传统治疗方案。然而,这种治疗模式存在诸多难以忽视的局限性:一是抗生素难以穿透炎症病灶达到有效浓度,疗程需持续数月甚至半年以上;二是部分患者因脊柱炎症、脓肿形成需接受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且术后感染播散风险高;三是长期治疗导致医疗费用攀升,家庭经济压力显著。为破解这一难题,我院感染科与疼痛科组建专项诊疗团队,整合感染病学精准诊断、抗生素规范应用与疼痛科微创介入技术优势,经过前期临床研究与技术攻关,创新性提出“靶向微创介入+个体化抗菌治疗”联合方案。

微创技术精准施治,三大优势惠及患者
微创手术通过术中滑轨CT、DSA与超声协作实时引导下实施,将穿刺针精准送达脊柱炎症病灶,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脓肿引流、病灶清创及药物灌洗,或者通过穿刺针对引起疼痛的责任脊神经进行调控治疗,达到有效止痛的目的。另外,同步配合感染科制定的个体化抗生素杀菌方案,实现“精准清除病灶+高效控制感染+有效止痛”的多重目标。与传统治疗相比,其可大大改善患者病程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优势显著:疗程大幅缩短:通过微创治疗直接局部给药,抗生素疗程可缩短。创伤微小痛苦轻:手术无切口仅依靠穿刺针实施,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避免开放手术带来的脊柱稳定性破坏,以及长期卧床可能产生的下肢血栓等并发症,同时还能将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平均降低70%。医疗费用降低:微创治疗减少了开放手术、长期住院及并发症处理费用,整体治疗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40%-60%,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临床疗效显著,为布鲁菌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自此项技术开展以来,我院已成功为20余例布鲁菌病脊柱炎患者实施微创治疗,患者均实现疼痛快速缓解、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随访3-6个月无复发病例,脊柱功能恢复良好。其中一名长期受腰背痛困扰的患者,经传统抗生素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合并腰椎旁脓肿,接受微创治疗后1周疼痛基本消失,2个月后复查炎症病灶完全吸收,现已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院在布鲁菌病脊柱炎诊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本地区布鲁菌病患者提供了优质医疗解决方案。
专家提醒:早诊早治是关键
济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专家强调,布鲁菌病脊柱炎早期症状易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混淆,若出现持续腰背痛、发热、夜间盗汗等症状,且有牛羊接触史或生食乳制品史,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通过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脊柱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我院感染科与疼痛科已开设“布鲁菌病脊柱炎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助力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此次技术创新是我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又一成果。未来,将持续深化感染性疾病与微创介入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