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济宁市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能力,加强慢阻肺患者的早期筛查、规范治疗与全程管理,9月20日,“幸福呼吸”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启动仪式暨全市基层骨干医师慢阻肺规范化诊疗培训班(首期)在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成功举办。
济宁市卫健委基层健康科副科长贾晓玲致辞。她表示,本次培训是市卫健委积极贯彻落实政府推进健康行动的重要举措,希望参训人员明确目标,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全面提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及健康管理方面的能力水平。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仍强发表讲话。介绍了医院概况及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承担着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长期随访等重要任务,是呼吸疾病、慢阻肺防治的关键环节,希望参训人员能学有所得,相互交流探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共同营造慢阻肺防治的良好氛围。
党委委员、副院长吕开雪宣读济宁市“幸福呼吸”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试点单位评审结果名单。随后,与会领导为20家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试点单位代表赠送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医教部主任闫绪锋主持开幕仪式。
理论培训阶段,山东省立医院梁斌教授、北京呼吸病学专家刘庆辉教授及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医师姚静敏、护士长李珂分别作了题为《肺功能检查》《慢阻肺基层诊疗与管理》《慢阻肺的早筛早诊》《慢阻肺患者的专业与居家护理》的精彩讲座,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杨建新教授、医师韩书山分别解读了《济宁市“幸福呼吸”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
为了让参训医师更好地掌握肺功能仪和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培训特别安排了实操训练环节。采取实景教学模式,由一线优秀医务人员亲自演示并指导,通过实际操作、现场演示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诊疗培训活动不仅让参训医师掌握了慢阻肺的规范化诊疗技术和管理方法,还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用精湛的医术、温馨的服务为广大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培训活动将分两批次进行。来自各县区8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7名内科(或全科)骨干医生参加本期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