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医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信息 > 正文

【公卫·叙事】膈肌下的真相

发布日期:2024-03-12 点击量: 作者: 来源:

近日,我院收治一例特殊患者,男,54岁,2023年正月初八于当地医院查体时诊断为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患者及家人陷入了恐慌中。

患者首先到省级医院就诊,成功切除肝癌以及功能亢进的脾脏,术后亦恢复良好。但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腹腔积液,甚至腹腔感染。2023年先后于济南、上海等地医院住院治疗多次,虽然每次都能及时治疗,但反复发作的病情,仍然折磨得患者骨瘦如柴,痛苦不堪。而家属依旧执着的各方打听,到处求医购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得知我院专业治疗肝病,慕名而来。

患者非常消瘦,唯有腹部膨隆,在感染科主任医师郑玉山、副主任医师王雪云等专家团队努力下,一起梳理患者病历资料,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时给予诊断、治疗。同时,家属执着的各方求医和多次大医院就诊经历,又令专家团队倍感压力。

好在郑玉山主任经验丰富,给大家一颗定心丸:“回归最简单的诊疗,分析之前肝脏磁共振,肝癌手术非常成功,先做个腹部超声明确腹腔情况”。

2月19日,患者行腹部超声提示大量腹腔积液,左上腹见一21.4cm×15.8cm囊性包块。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姚元珠在快速询问病史、查体并仔细观察B超后,考虑为“膈下脓肿”,进一步实施穿刺引流以便确诊。姚主任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膈下脓肿穿刺引流术(术中及术后共引流脓液4200ml),同时给予左下腹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当看到两处截然不同的引流液时,专家团队的答案得到确认。膈肌下藏着大的脓肿是病情反复的元凶,膈肌下脓肿很隐蔽,早期脓肿壁未形成时,很难发现!

另一方面,作为医院“特种部门”的检验科,依靠病人的蛛丝马迹找出致命的病菌。送检脓液4个小时后明确病原方向:阳性球菌,12小时报告病原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每一步的检查结果,都有力地印证了专家团队的分析。

入院两天,专家团队做出精准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及时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超声科高超的诊疗水平,微生物实验室精准的病原学证据,给了专家团队这么好的“眼睛”,让治疗团队看到清晰的“真相”。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临床与辅助科室之间的通力协作,也得益于患者家属对专家团队的高度信任。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将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朴实的敬业精神,守护每一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专家介绍

郑玉山,男,主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肝病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性医院协会肿瘤临床协会分会常委,济宁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自1990年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工作。

擅长:各类传染病的诊治,在治疗各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重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雪云,女,副主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济宁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及济宁市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成员,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及相关感染组委员,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济宁市医学会专家库成员,获得“山东省优秀医师”,“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炎、艾滋病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擅长各类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