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生活,因为疫情多了一点遗憾,但有这么一些人的默默付出,让这份遗憾变成了令人动容的温暖。近日来,面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全院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快速应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4月11日那天,济宁气温上升到33°C,因幼儿园、中小学复学等原因,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愿检尽检核酸采样点再一次迎来了采样高峰。当日,截至下午5:00采样点已经完成3720人次的采样任务。

“不好了,宋亚楠晕倒了”,一旁的同事焦急的喊道!正在采样的宋亚楠由于体力不支,突然晕倒在地。同事赶紧给予吸氧等抢救措施,同时拨打了120,经过抢救,终于化险为夷。

凌晨1点,温度骤降,寒冷宁静的街道,只有核酸采样室灯火通明。面对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核酸检测的人们,她们手冻僵了,腿站麻了,面屏上也结满了薄薄的水珠。为了加快采样的速度,让群众减少等待的时间,严密的防护下每天连续工作6小时不吃东西、喝水、去卫生间。长时间的防护状态下,考验着她们的耐力和毅力。
宋亚楠在连续长时间的工作后,加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体力透支晕倒在岗位上。宋亚楠家中有正在化疗的母亲,还有学龄期的孩子,虽到愿检尽检采样点不长,却从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请过一天假,毅然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坚守岗位,共同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核酸采集动作看似简单,只需在别人的鼻腔和咽喉部擦拭几下,可这个动作却需要朝朝暮暮,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去重复;核酸采集工作看似平常,但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全副武装把自己打扮成“蒙面大白”,却承担着巨大被感染的风险。湿透的衣服,深深勒痕的脸庞,浸白的双手这是她们最真实的状态,她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生命、温暖心灵。
像宋亚楠一样的“大白”还有很多,她们仍然奋战在抗疫一线。她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志愿者,她们是女儿也是妈妈,是和我们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的普通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坚守岗位、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新冠疫情,全体医护人员更是冲锋在前,为抗疫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一起坚守,筑起抗疫的“铜墙铁壁”。